咨询热线

02367183668

新闻动态

News Center
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动态

【申遗进行时】龚良:争取申遗主动权 打造茅台博物馆新名片

发布日期:2025-11-12 09:10浏览次数:

龚良

  2025年4月9日,在申遗与博物馆建设调研座谈会上,龚良对茅台申遗及博物馆建设事宜展开了深入分析,总体认为茅台申遗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,并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建议。


茅台申遗:把握机遇精准定位

  积极争取申遗主导权。2024年底,国家文物局批复“中国白酒老作坊”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。这一情况意味着,在未来两三年内,中国白酒项目难以以其他名称再度列入申遗预备名单。从长远来看,茅台集团应迅速行动,依托“中国白酒老作坊”已列入预备名单的优势,全力争取由贵州省牵头设立申遗办公室,掌握申遗工作主动权。

  挖掘文化遗产核心价值。申遗的核心在于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精准认定。茅台及中国其他白酒的文化遗产价值,并非局限于品牌、香型或档次,而是体现在其通过粮食酿造,为人们带来愉悦与幸福的感受,在人际交往中增进友情、满足情感需求。茅台酒承载着传统技艺,是文化传承的象征,代表着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,同时构建了良好的社会和企业关系,为产业链周边百万百姓带来经济收益。这使得茅台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准Ⅱ(代表一种生产和文化传统)、标准Ⅴ(人类居住地生活方式的杰出范例)以及标准Ⅵ(与现行传统思想和意识具有直接关联性)。此外,应借鉴唐宋时期 “茶酒争胜” 的历史经验,强调适度饮用才是对酒文化最美好的诠释,从而更好地展现茅台的文化遗产价值。

  选择适宜的申遗路径。以目前茅台的条件,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最为可行的选择。茅台还可同步申报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”以及“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”,这些申报项目相互补充,并无冲突。在申报“人类非遗”时,着重强调酱香型白酒的独特性,有助于提升茅台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辨识度。




茅台博物馆建设:明确方向创新发展

  确定精准定位与独特名称。茅台现有的“中国酒文化城”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“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”,为博物馆展览展示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基础。茅台博物馆的定位,我认为应该是一个以茅台文化为核心诉求的企业博物馆。这样的定位既能服务于前来茅台镇的消费者,又能通过深入挖掘茅台酒的发展历程,丰富企业文化内涵,扩大品牌影响力。在名称选择上,“中国茅台文化博物馆”更为合适,它与“中国白酒博物馆”有着明显区别,更能突出茅台的文化传承以及对生产生活的深远影响。

  精心规划展览体系。明确定位后,茅台需尽快完成博物馆的整体策划工作,并确保政府和企业上下达成一致意见。在展览体系规划上,展览体系可考虑至少6个,分别为:《茅台酒发展历程》《酱酒的技艺》《茅台关联产业与人民美好生活》《中国酒的故事》《赤水河畔的自然与酒业》、沉浸式体验《我要快乐、我想幸福》,当然,这些展览题目还需进一步优化,以更好地契合展览主题。

  整合资源,活化展示效果。在企业内部,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展示工作进行活态化、生产化处理,是提升展示效果的关键。同时,建议把工业遗产旅游与博物馆服务公众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,并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协同推进。建议整合“国保单位保护利用、博物馆建设开放发展、世界文化遗产申报”这三块业务工作,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。这三者的有机结合,将极大地增加茅台酒的文化内涵,扩大其社会影响力,为申遗工作的成功提供有力支持。


文章来源:融媒体中心